技術介紹
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是由垃圾分解后產生的液體與外來水分滲入(包括降水、地表水、地下水)所形成的內流水,包含多種代謝物質和水分,具有有機物含量高、重金屬離子含量高、氨氮含量高、鹽分高和可生化性差的特點。
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特性對工藝處理技術及設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,“預處理+MBR(兩級A/O+UF)+NF+RO”的工藝有處理效果好,達標穩定性高,抗沖擊負荷能力強,處理成本合理、性價比高的特征。
滲濾液由調節池均勻水質水量后,提升經預處理系統去除懸浮物預處理后進入外置MBR系統。MBR系統由二部分組成,兩級A/O生化系統和外置管式超濾膜系統。MBR膜生物反應出水深度處理系統,其由NF和RO處理系統組成,經深度處理后,達標排放。
工藝流程圖
“預處理+MBR(兩級A/O+UF)+NF+RO”處理工藝流程如下:
處理效果
出水水質穩定達到《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》(GB16889-2008)中表2標準。
特點和優勢
(1)大顆粒懸浮物攔截率高;
(2)兩級A/O生化系統,有足夠的回流比,活性污泥濃度高,系統抗沖擊的能力強,充分保證有機物、氨氮和總氮得到去除,滿足標準要求;
(3)MBR可截留污泥,污泥負荷低,提高系統內污泥濃度,增加難降解有機物去除率;
(4)NF膜和RO膜的使用,可有效截留小分子和鹽類,保證出水水質達標;
(5)無厭氧系統,無需處理沼氣,除臭即可;
(6)剩余污泥少 運行管理方便 占地面積小。
應用案例
浙江某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
污水性質: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
處理規模:150m3/d
主體工藝:預處理+MBR(兩級A/O+UF)+NF+RO
處理要求:《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》(GB16889-2008)中表2標準
浙江某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
污水性質: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
處理規模:650m3/d
主體工藝:預處理+MBR(兩級A/O+UF)+NF+RO
處理要求:《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》(GB16889-2008)中表2標準